課程簡介:
地方或區域的內涵不但受自然環境影響,也受個人、團體、跨國政治與文化等之影響。若從個人角度,價值的選擇、生活的喜惡、企圖心等也是影響地方內涵的要素。人類改造自然環境創造文化環境,卻也在自然的限制或允諾之中趨吉避凶。歷史以來的社會,偶而做出有限或有害的空間環境決策;而曾經被認為有利的決策,卻可能不利環境與社會的永續發展。
空間環境的發展與變遷難以用絕對的空間與時間來周延理解,在相對的、關係式的空間、時間、社會中,我們得以較完整地認識社會的環境發展與變遷。所謂相對的或關係式的空間與時間,涉及各種尺度(scales)與脈絡(context)的關係、以及它們之間動態非線性的互動。從地理環境的空間關係而言,邊陲與核心是相對的;邊陲未必永遠是邊陲,它可能在不同的時間/空間/脈絡之中,扮演核心或非邊陲角色;核心更非絕對的中心,可能是不同時間或空間尺度下的邊陲。是故,空間關係可說是相對的、變動不居的、依脈絡而定的。例如:以商業或經濟角度,都市中心是核心,從環境韌性而言,都心可能是韌性邊陲;相反的,作為都市邊陲的鄉村,可能較都市有韌性,是都市的救贖。
專業化的學科思考,零碎化我們對空間環境的認識。社會集體創造的空間與地方,建構在文化、政治、經濟、技術等條件上。欲周延瞭解一個社會的空間環境發展,應同時從時間、空間及社會著手,本課程以三者共構的環境脈絡觀,引導學員透過生活經驗、觀察、思辨,來認識當代的空間發展,認識我們賴以為生的空間與地方。
空間式的發問,是人文社會學科的發問形式之一。立基於中學各社會學科(尤其是地理學科)的教育訓練,本課程透過一般閱讀以及以社子島為地景讀本,引導學員認識地理學是空間探索的根本基礎,進而達到閱讀地景與理解空間之結構認知的課程目標。課程進行方式包含講授、小組討論、野外實察,提供學員練習閱讀空間、體察空間、解讀空間、詮釋空間的練習。
蘇淑娟 老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教授
指定文本:
1.地景:「社子島」、「臺北盆地河川與河川治理」。
2.西蒙.帕克 (Simon Parker) (2003) 遇見都市:理論與實踐 (Urban Theory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Encountering the City)。譯者: 國立編譯館,王志弘,徐苔玲 (2007)。台北:群學。☞【第5 & 7章】
3.李沂霖 (2018) 想打造韌性城市,先建立韌性社區::培養面對天災的4大能力,讓社區站在防災最前線
☞【https://eyesonplace.net/2018/12/17/9682/】
4.廖桂賢 (2017) 好城市:綠設計,慢哲學,啟動未來城市整建計畫。台北:野人出版社。☞【PART3與水和平共存不是夢想】
5.廖桂賢 (2012) 氣候變遷年代的水患治理:復育洪泛平原。建築師 38(7): 88-91。
6.廖桂賢 (2018) 極端氣候下的水患治理:先丟棄「快速流下主義」!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8048/3358778】
7.廖桂賢 (2017) 韌性城市不是「不淹水」,而是「不怕水淹」。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8048/2501198】
8.蘇淑娟等人 (2022) 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台北:野人出版社。☞【Part I 導論:惡地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