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課程簡介:
在當代人文社會學科中,歷史學絕對稱得上源遠流長。事實上,許多人文社 會學科在近代成立的過程中,都與歷史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直至今天,歷史 學與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經濟學等,依然有各種互動。但她雖然很早就出 現,我們今天所認知的歷史學,有相當多的要素卻來自十九世紀後半以降。這門課希望通過卡耳的《何謂歷史?》,幫助同學認識現代歷史學的核心內涵與發展。
卡耳的《何謂歷史?》源於他在劍橋大學的演講,英文原版最早出版於1961 年,講述卡耳所認知的歷史學特質。這本書因為源於講稿,文字相當清晰,加上卡耳在書中展現明確的知識立場和洞見,出版後便成為大學師生認識和討論歷史學性質的重要讀物。《何謂歷史?》出版後,歷史和人文社會學界經歷了一波波 的風潮和變化,但本書的許多觀點與思路仍經得起檢驗,確為一部當代經典。
本書是一部強調思辨的作品,透過許多史料和例證來說明觀點。因此,本課 程不會涉及過多瑣碎細節,而是期待同學們閱讀後,能結合書中例證、自己熟悉 的歷史人物或事件,以及自身對社會文化議題的觀察,一起來理解歷史學的內涵, 以及思考歷史學可以如何幫助我們面對、解析過去與現在的人文社會現象。
指定文本:
愛德華.卡耳(Edward. H. Carr)著;江政寬譯,《 何謂歷史?》。 臺 北:五南,2024。

傅揚 老師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