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透過文本閱讀、影片觀賞與討論,本年度的課程將為大家介紹社會人類學與文化人類學的思考方式、研究方法與探討議題。人類學是一門探討人類多樣性的學科,古典時期的文化人類學者藉由長時期的田野調查,深入考察異文化人群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並以細膩生動的文筆將這些調查成果撰寫為民族誌,也就是一個地方與人群的社會生活紀錄。更進一步地說,人類學者從跨文化的各種民族誌資料的比較研究,建構關於人類行為與思維的抽象模型,並與經驗現象做對話,此即為理論。換言之,田野調查、民族誌寫作、與理論建構,構築了文化人類學的知識世界。課程上半部將討論人類學第一本有系統地闡述田野調查方法的經典作品《南海舡人》,透過文字觀摩人類學者如何規劃與執行長期的田野調查計畫,釐清人類學田野調查的主要特性。接著我們觀賞一部後人追憶《南海舡人》作者的記錄片,反思人類學研究方法的貢獻與局限,接著將閱讀經典中的經典《禮物》,繼續《南海舡人》對於經濟行為的反思與討論。《禮物》這部作品從看似尋常的禮物交換行為切入,揭露社會秩序形成的深層原則。它雖是近百年前的書籍,但放在當代社會的分析與省思上,毫不過時,也為日後人類學者在繼續思考分析當代政治經濟體制奠定了基礎。最後,我們將閱讀《薩摩亞人的成年》,一起探討在美國文化人類學傳統下受訓練的米德,身為女性人類學家,她又是如何做田野調查並撰寫民族誌。
方怡潔 老師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指定文本:
1.馬林諾斯基(Bronislow Malinowski),《南海舡人:南太平洋土著的海上冒險事業》(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An account of native enterprise and adventure in the Archipelagoes of Melanesian New Guinea),遠流出版社。(原著1925年出版,中譯本1995年出版)。
2. 米德(Margret Mead), 《薩摩亞人的成年》(Coming of age in Samoa;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primitive youth for Western civilization), 遠流出版社。(中譯本1995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