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HSC E-Paper vol.137-生活花絮

媒體對心理與精神疾病的汙名化

經典閱讀-心理學小論文 作者沈佩儀

壹.研究動機與方法

  根據WHO統計,全球約有四億五千萬人有心理疾病困擾;知名電視台民調,台灣有相當兩百萬人有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而據衛生福利部的人數統計,有十幾萬人求助相關門診。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報告「全球每4個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會經歷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症狀」,由上述可見心理與精神疾病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所以對於心理與精神疾病的粗淺瞭解是每個人都該有的知識。而學生鄙人也有家人曾得心理疾病,在一開始家人不准我向外張揚,並灌輸這種疾病會讓外人有負面觀感。在今日的新聞媒體與親朋好友和一般民眾對於相關疾病的看法中,我發現仍有相當多的負面迷思,有憐憫、鄙視,還有恐懼和厭惡,更甚至將此與社會不安和能力低連結,使得一些有心理疾病的朋友不敢發聲求救,間接使病情惡化。學生才疏學淺,希望在時間和資源的限制下做點研究,期許自己有微薄的知識能成為生活中說服他人終止相關偏見的平凡人。

  中學生的訓練不足,所以我將以文獻回顧做一開始的初步了解,建立起對此議題的基礎認識。再以問卷形式,了解身邊親朋好友對於心理與精神疾病的初淺瞭解程度和相關迷思,最後總結並提出建議。

貳.文獻回顧

  一.<媒體報導精神疾患事件之分息與對策>

  媒體是大眾的資訊來源,一般人對於其信賴度高且視其播報刊登的新聞很重要。媒體提供人們對不同社會團體以及他們社會認同的圖像與描述。如果某個人沒有見過某一特別團體的任何成員,那麼他們傾向於將這些人想像為他們在媒體上所看到、聽到或讀到的樣子。一旦報章電視等大眾傳播媒體傳遞錯誤的訊息或者會形塑一個社會團體的扭曲的印象,將會形成重大的社會意義,造成視聽人有偏差的觀念和對於某事件或人物不正確的心像。

  此研究論文針對媒體報導精神疾患的相關新聞中整理出以下幾個特點:

1在戲劇與電視節目中強化虛構情節及刻板印象。

  許多電視新聞在報導犯罪事件時,一旦發現嫌犯有精神疾患時,會特別放大強調他們的疾病部分,未經求證而輕易推論一個原因去闡述案件為何發生,於是

人們在精神疾病患者上貼上危險分子的標籤。戲劇與電影中,有精神疾患的角色大多有暴力行為,或是有貧窮、愚笨、易歇斯底里、社會邊緣人等特色。

2專注於使用誇大且負面的例子

  為了求得高收視率,把新聞中負面的地方加以戲劇化,創造比事件本身更大的故事,事實減少,推論變多,讓閱聽人有大的反應和極端的情緒。而記者也自認為這些才是觀眾想看的,視為是「常規」,而非「特例」,並以之為脫罪藉口。久而久之,大部分閱聽人皆認為精神疾患是他們所認為的樣子。

3錯誤的訊息

  很多記者在做出報導前並未做足功課,將相關精神疾患搞混,並把這錯誤訊息傳導給閱聽人,例如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的差別,還把一些沒有的症狀加入上述疾病。於是閱聽人把這些觀念帶進生活,尤其是拿來成為辱罵和輕視的言語。

  二.<台灣媒體對精神病患烙印化之初探>

    (王美珍 中華傳播學會論文2004)

  此篇論文中詳細地做出了對於精神疾患的新聞報導數據研究,從消息來源、報導主題、出現版面、報導語氣等。精神疾病報導出現的版面和主題上,多以社會新聞和地方新聞為主,兩者性質類似,而且多與社會事件有關,其中最常見是犯罪與非犯罪性的社會治安案件,佔有四成以上;其次為政策法規、疾病知識的純新聞、再者為權益和個案探討、、自殘及自殺和精神病受害事件,偶爾會在讀者投書或醫療資訊等相關副刊上看到;除非此事件和重要知名人物有關,或是危及人命的新聞,不然鮮少出現在重要頭版。

  由此可以觀察到,暴力犯罪與其他報導主題的比例極為懸殊,而暴力犯罪高比例呈現,可能造成或加強一般民眾認為精神病患是具暴力傷人傾向的刻板印象。此外,在可以幫助民眾了解進一步的疾病資訊的「疾病知識」一項,僅佔了整體比例的8.3%,整體比例上仍嫌偏低,顯示國內報紙在報導主題上只偏重強調精神病患的負面行為,卻顯少平衡地提供使民眾認識疾病的資訊。 此外,在研究中也發現,精神病患自殺的報導僅佔了3.8%,遠遠低於精神病暴力犯罪的報導比例,與實際精神病患自殺率高於一般人、而暴力犯罪不比一般人高的情況不符合。可見精神病患是傷者或是死者時,往往不被強調或重視,只有在精神病患被認為是加害者時,才會得到較多的注意。

在消息來源的部分,研究發現精神病患報導中多半以警方為最主要的消息來源,醫護人員居次,再次為政府官員、精神病患家屬、學者專家、民眾、法官及檢察官等。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最常引用之消息來源的警方處理的是治安問題,以之為主要的消息來源也意味著在媒體的呈現上精神病患往往被視為一種治安的問題。但警方並非醫護專業人員,在精神病患的認定與處理的角度上可能有偏頗或失當之處,而記者如果自身對精神病沒有足夠的先備知識,又在報導社會案件時過份仰賴警察作為唯一的消息來源而未從其他的角度(家屬、醫護人員、精神病患自己)進行平衡報導時,就可能會強化了對精神病患的烙印。

在報導語氣類項上,以中性或混合的比例為最高,負面居次,正面為最少。由於「純新聞」佔了絕大部分比例,而「純新聞」往往要求的是客觀、中立的陳述事實,因此在報導語氣上以中性和混合的居多。不過,負面的語氣仍佔有整個報導三分之一強的比例,並且其出現的頻率仍是正面語氣的兩倍之多。

參.問卷調查

  為了驗證上述文獻中的現象,採取問卷調查,回收35份問卷,大抵為學生本人的朋友師長,年齡多為18~20歲,少數為40幾歲。此次問卷因為身分限制與時間長短等因素有很大的限制,但即可在這35份問卷中發現許多符合上述文獻的問題。經過部分接受調查者的回饋,部分題目的題目設計有言語不順和些微的邏輯問題。

『請忠實直覺,依第一個出現的想法作答,#不必考量道德或形象#;回顧的問題也請以過去的想法填寫。

您的身分會保密,且在研究過後會將您填寫的問卷銷毀,請放心作答

經過十幾份資料統整,研究者並不知您是問卷對象中哪位

以下凡選擇題,皆可單選或者複選

Q1:您的年齡、性別?(這只是方便敝人做簡單的背景分類,避免混淆)

Q2:您對於心理疾病有多少了解?

   a報紙電視上偶爾看到 b有稍微翻過相關介紹的報章雜誌版面或書 

   c有特別詢問專業人士或認真讀過相關書籍期刊 d其他(請說明)

Q3: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是否有得過心理或精神疾病?

  a您本人 b您的家人或者朋友 c都無

Q4:您是否有得過心理疾病(ex憂鬱/躁鬱症)的朋友向您尋求情緒上的慰藉或抒發?(要有得到相關疾病的人才算)

Q5:您覺得多重人格有以下哪幾個症狀?

  a幻覺 b語無倫次 c會變換不同人格身分 d思考有障礙 e不清楚

Q6:您認為去年2014年/5月震驚一時的捷運殺人案兇手鄭捷是否有下列哪些問題?

  a情緒管理 b精神疾患 c心理疾病 d心理受創 e皆無

Q7:您對於精神分裂症(已改為思覺失調症)的人是否有下列感受或看法?

  a些許恐懼 b憐憫 c難以捉摸 d運氣不好 e先天 

  f後天被虐待或一些負面社交事件造成 g無法想像他們的生活 

Q8:您是否放心憂鬱症或躁鬱症患者成為您工作上的上司、合作夥伴、下屬,或是重要課業研究上二人同組的唯一同學?

   a上司 b合作夥伴 c下屬 d同組同學 e皆無法

Q9:您有在電視上看過關於政府心理與精神疾病宣導的廣告嗎?

 a有明顯的記憶 b有些微印象 c只有看到自殺新聞時出現的張老師專線

Q10:如果有像是桃園療養院等心理與精神疾病醫院在您的社區附近建立,您是否會感到有點不舒服?若可,並請您簡述原因(請以直覺回答,您的個資並不會外露)

  a有一點點 b些許 c很擔心 d沒有任何關係』

  第2題、第3題、第4題是為了瞭解接受調查者與心理與精神疾病的碰觸頻率與程度。第5題是測試接受調查者是否也有一些常見的精神疾病知識混淆所設計的題目。第6題、第9題是了解媒體給接受調查者關於心理與精神疾病的「直接」印象;第6題是針對一般媒體給民眾灌輸的看法差異,第9題是省察政府的宣導程度。第7題、第8題和第10題為受調查者經過長期的相關媒體教育後,對心理與精神疾病者的觀感。

  35份問卷中:

有4人有向專業人士詢問過心理與精神疾病的知識

其他人皆是從報章雜誌電視中接收到相關知識

18人的家人朋友或自身有得過相關疾病

其餘17人無

僅有4人有收到心理與精神疾病朋友的傾訴或情緒抒發等需求

其餘31人無

對於思覺失調症和多重人格之差別有11人答對

有21人答錯以及3位直接回答不清楚

每位接受調查者對於精神分裂症的想法有差異,個個選項被選中次數平均相近

只有6位可接受心理與精神疾病患者成為他們的上司;有3位無法和心理與精神疾病者合作與成為上司下屬關係

大部分接受調查者可以接受心理與精神疾病者成為合作夥伴或是同組同學

有10人對政府的相關疾病知識宣導有些微印象

其餘25人皆只有在自殺新聞時看到張老師專線,未看到政府相關宣導廣告

有15位對於居住社區建立精神疾病醫院有一點點或些微的不舒服

其他20人覺得沒有任何關係

肆.結論

  根據問卷調查,如今大眾(以填寫問卷的新生代青少年族群為主)對心理與精神疾病的的接受度有較十年前參考論文中提及的人們提升,但相關知識大抵還是很少,而且仍有些許負面觀感,是未來民眾尚待努力的方向。

  而今日提供心理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與知識的仍是私人媒體為主,其中不乏有記者未做足相關知識的準備,以至於有過多的錯誤知識與過分偏頗負面評論;而最需要負責的政府單位沒有做到應有的疾病知識教育,只有部分公益單位有相關奉獻。矯正大眾與媒體的迷思是至關重要的事,希望在近期的未來能看到政府宣導或澄清,而媒體記者的相關素質也應該提升;因為有了他們的正確說明,才能使民眾改觀與增強相關知識

Categories
Recent Posts
Archive
Follow Us
  • Facebook社交圖標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