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HSC E-Paper vol.150-大學意識

如何成為男同志?——從「熊/豬」之爭與「C/娘」◎ 林亞駿、蔣明翰

從前文粗淺勾勒出的男同志社群樣貌中,我們得以得知在不同的內團體間往往面臨不同的困境,而不同群體間也有著不一致的權力關係,甚至彼此爭奪話語權。是什麼樣的原因造就了一個群體內部的再分化?本文將聚焦於「C/娘」與「熊」兩族群,討論其被分化的原因以及現況,初探男同志社群內部繁複的樣態。

拒胖、拒C:當身體特徵與性別氣質作為分類線索

  人們是如何分化我群與他者?根據社會認同理論(Tajfel & Turner,1987)與自我分類理論(Turner,1987),「分類」是造成群際對立必然的條件之一。每個人都有一套對於「我是誰」的認知結構,其中包含個我認同和社會認同,這些認同形塑了對特定團體認同的認知,即不同的分類線索。

  「身份認同」往往是透過「差異」(difference)而被形塑而成。觀察「C/娘」與「熊」兩族群,這兩族群的差異性,往往較其他族群更為顯而易見:身體特徵與性別氣質。身體特徵與性別氣質較其他特性更難以隱藏,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更容易被視為「他者」、「非我族類」,加之以此二群體的組成成員甚多,更賦予他們較高的能見度,造成男同志群體內部對其產生了更多的排他性論述。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以下簡稱熱線)社工主任鄭智偉對此現象表示了他的看法,「台灣社會急著標示他人是什麼,或不是什麼。」、「而同志運動雖然常談及認同。認同可以帶來社群與歸屬感,但集結也可能會引起對他者的排除。」說明了男同志族群儘管在社會上為相對弱勢,卻仍有「弱弱相殘」狀況發生。

「C/娘」:父權結構與疾病汙名化下的犧牲品

  Peter Nardi觀察到,1970年代美國男同志主流社群性別意象的轉向:從「娘娘腔特質」轉為「超陽剛特質」;異性戀主流社會把「娘娘腔特質」與「男同性戀」連結起來,為了反抗此一「汙名」,「陽剛/不C」的男同志便對此迷思做出反抗。(Peter Nardi,2000)然而,主流性別意象的轉向,同時也在族群內部形塑了排他性,形成了一種娘娘腔恐懼(sissyphobia)的氛圍。

  「C/娘」族群所面臨的排斥,同時也來自於長期父權結構下的影響:陽剛特質被強化,而陰柔特質被貶抑,甚至被和其他被認定為負面的特質做連結。鄭智偉表示,C/娘族群在同志運動中被拒斥的原因,即和主流社會強調陽剛特質及疾病汙名化的連結,有很大的關聯。在過去,C/娘的性別氣質在主流價值觀之下,經常被與虛弱、疾病做連結;男同志族群內部為了擺脫疾病汙名形象,透過追求陽剛特質破除此連結,卻同時貶抑了與之相反的陰柔特質,造成族群內部的分異與壓迫。

沒有胖同志,只有懶同志?:「熊/豬」族群的分化

  在男同志社群的身體形象中,身形健壯(muscular)者蔚為主流,再者身材較為精實者(fit)也為不少人所好;身材較豐腴的男同志,往往被排除在主流社群之外。然而透過網路社群等集會方式,加之以歐美與日本熊族文化的引介,這些身體形象較肉壯而不符合主流想像的人們開始形塑起自我族群認同:他們開始用「熊」來形容自己。

  1990年代,台灣各大BBS站上便開始有以熊族為主的討論版出現;2000年開始,熊族的自我認同更在男同志圈內形成了一種特有的「熊文化」。熊族除了身體形象外,更逐漸有相似的髮型、衣著品味、社交場所,在同志遊行等場域中也可看到熊族集結的身影。熊族隨著時間推進,建立起強大的族群認同與凝聚力,甚至逐漸翻轉了過往的汙名,搖身一變成為男同志社群中,具有優勢的另外一股力量。

  然而,隨著熊族的日益蓬勃,「定義熊族」便成為當務之要。根據一篇在前幾年流傳盛廣的男同志種族分類表[2]中就提到熊族必須「臉方或有鬍渣,喜歡穿緊身T恤下半身穿短褲,有點壯碩且平頭或天靈蓋頭髮有點長,通常會在健身房或GAY吧看到,熱愛健身也愛『健身的人』」而原先體型豐腴者,則被描述成「愛吃不打扮,胖胖的很墮落,幾乎已經宅化了的宅化豬族」,甚至還得加註「有很多人把熊族當成是豬族,這可是天大的誤會」。至此,原先身材豐盈的男同志已經被剔除,足見內部族群分化已經根深蒂固。而熊族也藉由固化這些教條式的定義,進一步形塑熊的樣態,以及熊圈的組成[3]。

  另外,在林純德教授的論文[4]中也提到在熊圈中存在「性感階序」的位階,而在此族群中,身材越健美、氣質越陽剛者則越接近該序列的頂點。此序列藉由「性」(性角色、性能力、性向)、「性別」(陽剛、陽光、粗獷)以及「身體」(身材、五官、鬍髭體毛)向上建構,而在階層最頂端則是在上述三個面向上都具有較為「可慾求的」特質之「優熊」,並不意外地享有較高的權勢與待遇;而位於金字塔底端的「豬」與「C熊」等族群則不免遭到排擠。上述說法揭露族群分異的形成機制,也同時佐證「熊/豬」更進一步在交友經驗上的差別待遇。然而對於此一說法,本次接受我們訪問的張盈堃教授則表示個人喜好的類型並不一定依照此階層排序,具有不同身材特質的人也依舊會有喜好該特徵的群組出現,並不只是如此單一的序列。

分裂與流離:邊緣群體的現況與歧視言論的呈現形式

  長久以來,男同志圈中「拒C、拒肥」的現象早就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其中最可以作為體現的事件,則是在2014年,康熙來了節目中的街頭訪問所引發的爭議。在「男明星同志好感度大調查」[5]主題中,節目邀請十名類型顯著不同的男藝人,並由製作方到街頭訪問男同志,要求他們對十名男藝人依照自己喜好的程度排序。毫無疑問地,以出版健美書籍出名的藝人Hero祖雄以及模特兒利晴天等人奪下前三名。然而處在榜單第八以及第九名的男藝人,在街訪獲得的評價則恰恰體現了男同志圈中對身材外型以及性別氣質的分異。

  在節目中的評比中,第九名是以綜藝節目大學生了沒固定班底走紅的馬太,在三四個喜熊的受訪者肯定其作為熊的事實之後,緊接而來的則是「很多人自以為是熊,殊不知吃多了就會變成豬」,以及更露骨的「你看他身上刺青這麼多,身材又跟豬一樣,你不會覺得很像蓋了認證標章一樣嗎」等等言論。第八名則是模仿蘇打綠主唱青峰出道的黃豪平,他所面對的評論則是:「他就是個女同志啊,幹嘛出現在男生的排行榜裡面」、「姊,好好走學者這條路好嗎?」,以及用戲謔的口氣講出的「同性相斥」四個大字,不僅將「女同志」、「女性」等詞彙視為攻擊的標的,也進一步強化對「C/娘」的拒斥。

  雖然在綜藝節目上的表現很多時候是為了迎合節目效果所配合的演出,不過這些歧視性言論卻更鮮活地出現在交友軟體或者同志交友網站之中。進入男同志交友網站TT1069的交友區清一色可見打著「異男樣」做為號召的交友文,文中也不乏「C娘熊豬勿擾」的字樣,交友APP如熊族愛用的Growlr、Scruff,以及在台灣用戶量最多的Grindr、Jack’d的交友檔案上以及PTT甲板的自介文也不乏同類型的話語。

  諷刺的是,從康熙來了到交友軟體,所有的言論都被相同的理由所包裝——個人喜好。當這些言論被攤開檢視時,個人喜好總是被推上第一線作為有力的回覆。對於此一現象,張盈堃教授在訪問中表示這一說法其實可以說是偽善,懷抱此類意見的人當然會用比較委婉的理由去包裝前述看法。情僧則在訪問中表示人們不認為個人喜好等同於歧視,是由於大家認為歧視的對象本身沒有好壞之分,而由於既有的偏誤印象等等造成不平等的待遇。但在這些人眼中,話語中所指涉的對象往往就已經是在他們的道德準則上偏誤的個體,因此進行這樣的陳述時,他們並不認為這樣合於歧視的定義。熱線主任鄭智偉則提醒雖然大家都肯認不應該具有歧視,可是回歸到個人行程親密關係的選擇當下,其實很難去界定歧視這個說法的合理性。

我是誰?——排除機制的類比與成為男同志的艱難

  經歷三篇文章的討論,我們不禁要問,成為一個男同志竟然是如此艱難的事情嗎?服膺於各種主流價值[6]之下,我們不能具有陰柔氣質、我們不能肥胖、我們不能無套性愛、我們最好不要受過傷、我們更加不能是老邁的。然而,如此扁平而且單一的同志想像,難道真的就是我們嚮往的烏托邦世界嗎?從「C/娘」的案例之中,我們看到男同志社群為了擺脫疾病汙名,於是進一步排除具有陰柔氣質的男同志,再從「熊/豬」族群之中看到熊的族群也為了強化族群認同,用極其相似的手法革除身材與氣質異於族群內部規範的成員。誠然,我們不可能預測怎樣的體態以及外型會成為未來被主流價值喜好的特徵,也並非每個人都能在不同族群之間轉換得宜,更不是每個人都會在現有的氛圍之中對邊緣族群落井下石。然而我們必須注意,歧視其實常以幽微的方式出現。一個人的情慾與喜好當然不可能對所有不同條件的人都一視同仁,然而要如何以更柔軟的話語與態度對待並不屬於主流價值中被慾求的人們,或許更是亟待男同志族群努力解決的問題。

--------------------

[標題] 然而「C/娘」此一稱呼本身就可能隱含歧視意味,本專題文章提及此一詞彙處都只是為了指涉該族群或者尊重論文及訪問者原先所使用的詞彙。此外,「C」係源於「sissy」一詞之簡寫,與中文的「娘」雖意義高度重疊但並非完全相等,考量「C」在男同志文化中的意義以及其指涉行為的不完全重疊,本文中沿用林純德教授在其《「C/娘」的爭戰指涉、怪胎展演與反抗能動性:檢視「蔡康永C/娘事件」中的「性別平等教育女性主義」論述》一文中的使用方式,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該篇論文的第一個註腳。

[2] 文中所提的分類表起源已不可考,但仍有許多連結可供讀者參考,本文在此附上存於噗浪Plurk的版本。https://goo.gl/FNTQfB。

[3]然而並非所有的熊族或者男同志都服膺此種分類手法,或者以文中的態度看待分類,在對熊學會創辦人之一的海賊的訪問中即有提到,他認為有時候這些分類僅僅是看待一個人的角度不同所導致的。

[4] 林純德,2009,《成為一隻「熊」:臺灣男同志「熊族」的認同型塑與性/性別/身體展演》,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6期。

[5]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觀賞該節目內容,而關於該集主題的更多意見,可以參考賈培德,《從《康熙來了》看同性戀社群與同志「熊族」的自我歧視》。http://goo.gl/p6T94k。

[6]此處的主流價值不單只男同志文化中「拒C拒娘」的傳統,男性在父權體制與審美之下,陰柔與肥胖依舊是被拒斥的標的之一,至於感染者則由於歷史上同志圈的運動策略,而更有弱勢的標籤。

參考文獻

Tajfel, H. & Turner, J. C. (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 Worchel & W. G. Austin (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icago: Nelson-Hall.

Nardi, Peter.(2000). Anything for a Sis, Mary’: An Introduction to Gay Masculinities. Peter Nardi(Ed.),

Gay Masculiniti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11.

Categories
Recent Posts
Archive
Follow Us
  • Facebook社交圖標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