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C E-Paper vol.219-活動訊息
- hsc.classics
- 2天前
- 讀畢需時 1 分鐘
對偶歌之—卑南族南王部落傳統歌謠之旅
資訊轉發,人文沙龍,2025/8/22

簡介:本講座以南王部落傳統歌謠為例,說明卑南族音樂與文化中的對偶原則。講者將介紹五種祭歌——kudaw(猴祭祭歌)、tremilratilraw(跳躍之舞)、maresaur(慶賀歌)、emayaayam(小米除草完工祭祭歌)、irairaw(大獵祭祭歌)——展示上下兩句對句結構如何透過頭韻與同義詞,體現祭儀歌謠的修辭與音樂對偶,並呼應長幼、男女、祖先與子孫等社會關係。
例如,上句用古詞、下句用近代同義詞,象徵祖孫連結;長老領唱,年輕人以聲詞烘托,呈現尊卑秩序。除小米除草完工祭歌由婦女演唱外,其餘皆為男性所唱,反映性別分工。男子會所負責祭儀與祭歌,婦女則主導家庭事務,體現母系社會精神。祭儀中男女透過歌謠、獵物、食物等交換,鞏固家庭與部落連結。
講座除講解外,亦將呈現卑南族集會所等文化場域,並由族人實地示範傳統祭儀與日常歌謠吟唱。
播放時間:8月22日(星期五)下午2:00
講者姓名:陳俊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