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C E-Paper vol.157-生活花絮
父權社會的時尚潛規則──以男友褲為例
2017經典閱讀-社會學小論文 作者 呂心怡
一、研究動機
隨著時代演進,人類對於穿著打扮的品味與喜好也不停變動。以當代台灣社會而言,市面上已出現各式各樣的衣著款式、版形、花色、材質,無論是男裝、女裝亦或是中性穿搭,都有著相對應的消費客群。其中,「男友褲」在近四年來,頻繁出現於各大時尚雜誌、刊物與服飾店,更成為時下女性的熱門中性穿搭。然而,根據《文化一周》的民調數據顯示,百分之八十八的大學生較能接受女性作男性化的穿扮,卻較不能接受男性中性化(喀報,2014),由此可知,在目前台灣社會中,女性似乎在衣著打扮方面,比起男性有更大的選擇空間,反觀男性,在嘗試中性穿搭時,須承擔比女性更多的心理壓力。我因此有意探討父權社會下的時尚潛規則,並且以男友褲為例,研究其流行背景與原因,藉此以小見大。
二、正文
(一)男友褲的定義與歷史
男友褲,英文為boyfriend jeans,是一種女性牛仔褲的類型,版型較為寬鬆、褲襠偏低,有些具有刻意破洞或磨損的設計,屬於女裝類型中,較中性的打扮。
男友褲的淵源可追溯至1920年代,當時日益興盛的女性主義,致使設計師[1]漸漸揚棄傳統豐胸、束腰與長裙的打扮,開始設計膝蓋以上的裙裝、簡約化的裝飾以及活動方便的褲裝,這種新興的流行,被稱作「假小子風格[2]」。時至2014年,透過歐美各國女性演藝人員與時尚教主們的領導與示範作用[3],女性的中性打扮經歷近一世紀的演變,發展出當今蔚為風行的「男友褲」。
www.ae.com
(二)男友褲的名稱與功能
在女性中性化打扮的時尚歷史中,寬鬆牛仔褲是已經存在數十年的服裝類型,然而時至2014年以前,此種服裝類型尚無特定稱呼。但不可忽視的是,期間作此穿搭的女明星與女設計師們,除了有意展現異於傳統女裝的率性與帥氣,亦有使用寬鬆版形以修飾身形的企圖,而與此相應的另一個功能,便是可展現女性瘦小、孱弱的一面,以及歸附、依順男性的柔弱氣質,這個功能更在「男友褲」的名稱出現於時裝秀Spring/Summer 2014 Ready-To-Wear show[4]中後正式躍升台面,並且受到時尚界的重視與強調,在全球化的影響下,男友褲的名稱與功能也迅速流行於台灣街頭,使其成為近四年來台灣女裝消費市場中的熱門商品[5]。
(三)由男友褲看父權社會的時尚潛規則
將男友褲的歷史發展對照女性的中性打扮史,可以發現,中性女裝的設計用意,已不像1920年代發端之際,只存有強調男女平權、舒適、便利的功能。隨著每年時尚界與普羅大眾的品味與喜好變化,某些中性穿搭如男友褲,發展出更多元,甚至與最初相反的意義,不再全面強調獨立女性的率性風格,轉而突顯寬鬆衣著下,女性纖細、瘦弱的身形。
以上的轉變絕非只靠單一一位時尚教主於伸展台上的一聲令下便可達到,任何事物在成為流行之前,勢必得經過普羅大眾的接納與認同。值得思索的是,是什麼力量,促使男友褲經過數十年發展後,仍舊能歷久不衰?又是什麼原因,致使男友褲在2014年被賦予正式名稱後,迅速竄升為近四年來,風行全世界女裝市場的熱門商品?
若從社會價值觀的角度來解答以上兩個問題,可以分為現象層面與理論層面,兩者互有關聯、互相影響,以下將分別探討。
以現象層面而言,時尚界設計衣著款式,並決定有哪些單品可以從伸展台走入消費市場。而普羅大眾的消費市場,則決定哪些市場中的新單品,得已被留下而不致被淘汰。由此可知,某種衣著種類能否成為流行的關鍵,除了時尚界的引導,還攸關其符合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與否。以男友褲而言,在時尚界它是持續出現在伸展台與設計師們身上的穿搭種類,在消費市場中,它符合寬鬆、舒適、便利等實用需求,以及修飾身形的美觀需求,因而兩相加乘下,得以在經過數十年演變後仍歷久不衰。另外在時尚界賦予男友褲特定名稱後,它的功能正式多出「展現女性嬌弱、依順男性」等特質,女性消費者受到時尚界引導,認為這些特質符合希望吸引異性目光,甚而由此獲得各式利益的需求,連帶關係下,獲得正式名稱的男友褲於2014年以後,風行全球女裝市場。
以理論層面而言,根據美國社會學家Allan G. Johnson的分析:「女生穿男裝「像個男人」,是被預設成認同男性(Allan G. Johnson,2008)」,他解釋,男式女裝常被視為「女性向優勢團體認同的『盛裝』」,因此可以推論,男友褲除符合女性消費者的實用性需求之外,更能兼顧社會主流的正面評價,因而能歷久不衰。然而,弔詭的是,由上述男友褲近四年的發展可知,它在獲得正式名稱後,已成為許多女性消費者眼中的「偽中性」穿搭,不純粹屬於「認同男性」的打扮,但在社會主流價值中,它仍是受到褒揚的穿搭品項。究其箇中原因,和美國哲學教授Sam Keen所提出的「英雄式男性認同」息息相關,「他知道如何恰到好處地作決策、下承諾,打造連結並作扎根工作,能轉化同理與同情成為照顧的行動。(Sam Keen,1994)」,亦即接受父權主義的男性,傾向將「保護弱者」視為一己之責,而男友褲寬鬆的顯瘦設計,在兩性互動下,正好提供女性強化自身「柔弱、需要保護」等形象的管道,提高吸引男性注意力與特別關照的機會。由上述推論,獲得正式名稱後的男友褲,因為「吸引男性關照」的功能被直接強調,所以得以成為近四年人氣竄升並維持高點的熱門穿搭商品。
三、結論
綜合上文,可以歸納,男友褲的成功與流行,除實用性以外,有很高成分受益於父權社會下普羅大眾的價值觀。發展初期,因為父權社會對男性特質的認可,間接鼓勵女性做出中性化打扮。發展至近四年,在獲得正式名稱後,受「英雄式男性認同」影響,間接鼓勵女性表現出柔弱姿態。由男友褲以小見大,可以推知父權主義下的時尚潛規則,即是無論衣著如何演變,皆須遵循「父權」這個主流價值。
四、參考資料
https://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7078?issueID=524
http://www.vogue.com.cn/invogue/vogue-style/news_195566b92254937d.html
http://modamadison.com/2014/04/16/stylistics-the-boyfriend-jean/
https://tw.search.mall.yahoo.com/search/mall/product?p=%E7%94%B7%E5%8F%8B%E8%A4%B2&act=srpa
https://shopee.tw/search/?is_official_shop=false&keyword=%E7%94%B7%E5%8F%8B%E8%A4%B2&page=68
http://womany.net/read/article/9641
《性別打結,拆解父權違建》
--------
[1] 當時著名設計師如Coco Chanel等人,多強調男式女裝的造型、舒適性及功能性。
[2]法國作家Victor Margueritte於1922年出版了小說《La Garconne》,意思為「假小子」,時人便用此稱呼當時穿著短裙或留短髮的女性。後續擴大此稱呼的適用對象,流行於1920至1930年代的男式女裝風格多被稱作「假小子風格」。
[3] 如1977年,美國女星Diane Keaton於電影《Annie Hall》中展示的寬鬆穿搭、中性帽子與背心,或2009年美國女星Katie Holmes於公開場合穿著丈夫的寬鬆牛仔褲。
[4] 此時裝秀舉辦於2013年9月,是紐約時尚界為2014年春裝與夏裝所舉行的活動,美國設計師Rachel Zoe 與服飾品牌Alice + Olivia於此發表”boyfriend jeans”系列。
[5]於2017年7月27日搜尋「男友褲」一詞,在網購網站「Yahoo!奇摩拍賣」,可找到1782筆相應結果;在「淘寶網」可找到7864筆相應結果;在「蝦皮」可找到5000筆相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