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HSC E-Paper vol.159-生活花絮

東協廣場的前世今生

2018經典閱讀-空間研究小論文 作者 林羽南

壹●前言

一、研究動機

現今的台灣,儼然成為了一個地球村,小小的海島上,聚集了各種多樣文化,尤其在八零年代,因為勞動力不足,開放引進外籍移工後,他們的到來更加豐富這個社會的樣貌,在台灣各地形成了許多充滿異國風情的區域。曾經台中第一廣場是市區繁榮的商圈,就如同著台北西門町代表著前衛與潮流。如今隨著經濟重心的轉移,第一廣場逐漸成為東南亞移工的聚集地,媒體不斷報導此區的負面新聞,附近居民也避而遠之。這不禁使身處在新世代的我想研究何謂「第一廣場」?又為何改名為「東協廣場」? 其中與外籍移工的意義又為何?

二、研究目的

本論文探討東協廣場改名前後的發展歷程,了解台灣異國文化與外籍移工的影響,以及平時大眾及傳播媒體所呈現給閱聽人移工們的面貌和態度,與實際究竟有沒有差異。

三、研究方法

採訪當地外籍店家及移工,配合客觀的歷史文獻及研究資料,再和台灣各式異國文化區比較,瞭解東協廣場現今的模樣與沿革。

方式主要分為:1. 事前調查相關資料 2.實地訪查3.最後以文獻、相關論文補齊以上兩點之不足。

貳●正文

◎東協廣場與廣場百貨地理位置 : 台中市中區綠川西街 135 號

圖1地理位置

歷史背景

1、興盛期(1908 年到1978年 )

1908年成立臺中市公有第一市場(第一廣場現址),當時台中有三個消費市場, 分別是今日的東協廣場、第二市場跟第三市場。主要販售日常必需品。日本總督府為了改善居住環境和因應消費需求,將今日的繼光街、中正路、 成功路與綠川西街等,區域劃為市場用地,也使中區逐漸興盛。

2、變化期(1978 年到 2000 年初)

1978 年第一市場發生火災,使第一市場正式走入歷史,後來政府將第一市場 改建為綜合型休閒娛樂大樓—第一廣場,1991 年正式開張。1993 年第一市場遷入一至三樓,1995 年發生衛爾康火災事件,第一廣場在後續的消防安檢中評為 不合格,民間也持續流傳幽靈船事件,還有因為百貨公司在西屯區的設立和中山高 速公路及台 74 線的開闢,造成台中的商圈西移,加上中區因為道路狹窄及停車不便,使原本在第一廣場消費的人潮逐漸減少。而五期、七期、十二期的陸續開發,更是讓第一廣場的多數店家紛紛關門遷址。特別是後者,新的重劃區帶來更多的金錢流動,以至於成為第一廣場商家的社會拉力,加速了此地的頹靡。

3、多元文化期(西元 2000 年初至今)

1997 年為了高速鐵路的設立,引進大量的泰籍勞工,2002 年台中高鐵站開始 動工,由於台中火車站的交通方便,使這批泰國勞工成為進駐第一廣場的第一批 消費者,2000 年初陸續有販售東南亞物品的商店在此聚集營業,使外籍勞工逐漸 成為此地的消費者,2010 年第一廣場二樓正式成立「東南亞購物美食廣場」,2016 年第一廣場正式更名為東協廣場,成為今日多數東南亞外籍勞工的避風港。

◎外籍勞工與市民相互影響關係

1、帶動東協廣場的經濟

這裡是全台東南亞移工密度最高的大樓,超越台北市中山北路的小菲律賓或是桃園後火車站的泰國街,12層樓總共3萬建坪的面積,簇擁著近800家店家,混雜著4國的移工,尖峰時段每小時約有5,000人走過,如果在發薪日之後的星期日,則有2萬名移工同時湧入。台中市經濟發展局估算,即使店家只經營週末假日,移工每個月在一廣至少消費1.2億新台幣,相當於台灣人整年在韓國東大門的消費。

2、東協廣場對外籍勞工的意義

從「第一廣場」到「東協廣場」 在 1990 年代時,第一廣場的主要客群為學生跟青少年,但現在因為外籍勞工比例 上升、消費族群的改變,由臺灣本地青少年轉為外籍勞工,也使得商家轉型為適合移工消費型態的店家。「第一廣場」早已成為來自東南亞的勞動階級的新天地,現在開設許多販售電話卡、印尼泡麵和南洋小吃的小商店。這些外籍勞工前來這裡找尋與家鄉 的聯繫管道,包括有形的物質媒介或是無形的心靈慰藉。除此,更設立了外幣兌換、 貨物通運公司與東南亞人力仲介公司,掀起了另一股商業振興風潮。

3、東協廣場對於附近居民的意義

有居民認為移工就是第一廣場無法發展的元兇,「年輕人跟學生都不敢來了。」綠川里里長也承認,即使移工脫序行為減少很多,但還是經常收到里民抱怨移工在廣場上喝酒喧嘩、打架鬧事。也有部分居民表示尊重多元文化,另外東協廣場裡有設置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的分部,他們認為移工需要的不是我們同情、可憐他們的眼神,而是應該對他們一視同仁。

4、這裡是誰的東協廣場?

這問題一直以來都在凝聚共識。只不過,當選定一個族群時,也代表著另一個族群可能會被會迫離開,因此每項決定都變得無比重要。

在圈定答案之前,應考慮更結構性的問題,因為台灣的製造業尚未升級,才需要仰賴60萬名移工負擔勞力密集的工作。但是,當城市湧入大量的移工,卻沒有相應的都市服務,他們只好選擇週末時聚集在城市縫隙,或是沒落的老社區。當土地開發、城市拉皮等計劃出現,就會有人想要把這些移工聚集的隱蔽空間清理乾淨。

參●結論

不少人有疑問,保留第一廣場這類移工聚集的空間,對台灣人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就是很勢利,好像一定要對台灣人有貢獻,才值得保留。移工在城市裡,已經無路可退,最終在一廣構築出地下社會。

移工要的其實很簡單,可能只是3小時500元的廉價旅館,或是一頓能撫慰鄉愁的料理,至於瓦城的泰國料理,或是誠品書店的東南亞館,那是台灣人的東協廣場,不會是移工生活的所在。

在這過往繁華的商圈回憶下,是一段段現代外籍移工充滿歡笑和淚水的人生故事,這是我們台灣社會重要的人文資產,不管是政府還是人民,都應該重視並去深刻瞭解,共同建立以尊重為基礎的社會。

肆●引注資料

王志弘(2006),「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週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簡永達(2016)。第一廣場,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報導者。2017 年 1 月 20 日

https://www.twreporter.org/a/taichung-first-square

維基百科 自由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1%E5%8D%94%E5%BB%A3%E5%A0%B4

評論從1978後,第一廣場的興盛與沒落

http://writingtaichung.blogspot.com/2015/05/1978.html

Categories
Recent Posts
Archive
Follow Us
  • Facebook社交圖標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