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HSC E-Paper vol.161-生活花絮

台灣外省人及後代的國家認同轉變—以左營眷村一家三代為例

2018經典閱讀-政治學小論文 作者 項婕

壹、 前言

一、 動機

我的爸爸是外省二代,而「項家」五人三代對身分的認同卻有很大的不同。在《想像的共同體》中,人的種族、宗教、歷史等等,皆能成為國家或民族認同的因素,進而塑造出一個「共同體」。身為外省人,眷村人民的國家認同會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呢?而世代的變化與生活經驗的不同又能造成一家三代認同上多大的差異?為何同時身為外省人與本省人的後代,我卻排斥認同自己為「中國人」?這些問題都困惑者我,也促使我選擇這個主題。因此,我透過與家人訪談,了解其家庭背景與中國大陸的關聯,再從教育環境與生活經驗分析影響國家認同的因素。

貳、 正文

一、 案例討論

(一) 項爺爺

民國38年,只有22歲的項爺爺來到了台灣。在項爺爺的生命歷程中,他在許多國家和城市受教育、工作生活過,但唯獨台灣,是他住過60年,成家立業的地方。對項爺爺而言,小時候住過的家鄉安徽在他的記憶裡只有些微印象,從小在外讀書長大的他,已經不受省籍觀念影響,認定台灣為自己的家。

「既然到台灣就承認自己是台灣人,後來時間久了,更把台灣當成是自己的老家。在台灣待那麼久,就是台灣人,地域觀念對我影響不是很深,對台灣這個地方的情感,比其他地方更深。」

「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台灣就是中國的一個朝代。中國的歷史不要否認,朝代可以變,但國家(民族)的名稱還是中國。」

在地方認同上,項爺爺一再強調台灣才是自己的家,但在問到「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時,他卻困惑地不知道如何回答。項爺爺認為台灣跟中華民國是一樣的,而中華民國跟中華民族相關,所以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但問起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時,他認為台灣與「中國」是兩個分開的獨立國家,就像兩個並存的朝代一樣,不可能統一,也不希望統一。從我的觀點來看,爺爺的想法融合了舊思想與新思維。他肯定了自己與中國大陸的淵源,認為在民族認同上我們仍然是中華民族,與中國人是一體的,因此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在現實面,台灣已是獨立國家,必須互相尊重主權,維持「兩個國家」的觀念。我認為是爺爺生活經歷的豐富與接觸到的人,影響了他的想法與認同。因漂泊多處,遇到和善的人,才會願意在家鄉以外的地方成家立業,並且認定台灣為永遠的家。

(二) 項奶奶

奶奶從五歲時就住在台灣,一生幾乎未離開過左營眷村。曾經回過大陸家鄉,非但沒有認同感,反而不喜歡中國大陸的環境。她從來沒有意識過國家或省籍的觀念,雖然到中晚年後漸漸有了本省籍的朋友,卻也不曾問過對方「是哪裡人」,她甚至很驚訝我們會去分類並意識到自己的國家認同。奶奶的想法很單純,她認為中國大陸與台灣的現況是「一國兩制,各過各的」,政權不一樣但祖先相同,所以不應該分家。

「台灣人就是中國人,不論是文化、領土或血緣,台灣都是中國的一部份。中國就是中華民國,如果中華民國可以統一中國最好,但我不想被中共統治。」

不論是生活範圍或是接觸到的人,奶奶的生活都很封閉,除了左營眷村,她並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因此,她所受到的思想大部分是被學校教育所影響,還停留在「一個中國」的黨國教育思想。雖然奶奶不認同台灣是個獨立的國家,但她卻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也很喜歡台灣。我認為舊思想並不影響奶奶的國家認同,一方面是奶奶安於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的現況,另一方面則是她不曾讓省籍與國家認同改變自己的生活與思維。

(三) 項姑姑

姑姑在台灣出生長大,二十三歲時搬去了美國讀書,畢業後在當地找到工作、結婚,從此定居美國洛杉磯。在民族認同上,姑姑很肯定地表明自己是台灣人,並且出國後發現自身的本土意識更強;但美國才是她住最久的地方,因此在國家認同方面,姑姑認為自己是美國人。因生活經驗有所不同,加上想法實際又有個性,姑姑對於國族認同的想法也比同一輩的新穎。她認為越新一代的人,民族認同對自身的重要性會慢慢減弱,相較於自己血緣上與中國大陸的淵源,文化與親身經驗才是重要的,雖然會對大陸的祖母產生親情上的依賴感,但這只限於直系親屬上血緣的關聯,不影響國家認同。

「從小除了受到的黨國教育以外,從來沒有感覺到自己是中國人,長大後從實際面來看,更覺得台灣根本不是中國的一部份」。

「在台灣時會說自己是外省人,但覺得國家或民族的分類沒什麼大不了的。出國後遇到很多大陸人,反而更想凸顯自己和大陸人的不同,跟別人強調自己是台灣人。」

我認為居住環境是影響姑姑的國家與民族認同最大的因素。受到了美國文化的洗滌,姑姑才會認為國家與認同不是最重要的,不會特別在意台灣的名稱,也不會特別去分類籍貫的不同。

(四) 項爸爸

爸爸是全家最早接觸到本省人與外省人差距並且會講些台語的人。國小時,本省小孩與外省小孩總會分派,嚷嚷著假裝兩邊要打起來,雖然不太懂原因為何,也並沒有感受到敵意,卻是了解到差距的開端。升上國中後,接觸到台語,受到了學校教育,才真正意識到本省與外省人的差別,卻也了解到省籍並不影響生活。

爸爸曾經陪爺爺去過爺爺在中國大陸的家鄉,因為中國大陸在自己的生活中從沒扮演過任何腳色,讓他覺得自己是觀光客。他認為台灣是個獨立的國家,也排斥中國大陸在國際關係與主權上對台灣的態度,但他更在意眷村生活的回憶,強調自己是「左營眷村人」。國家認知對他來說並沒有任何意義,他認為國家與民族只是一個「名稱」,遠遠比不上自己的主體性重要。

二、 自我探討

在我的生活經驗中,我從未受過黨國教育,但曾經從學校教育中了解省籍觀念與國家認同。雖然小時候家裡從未教導我國家與民族的「分類」,但我所接收到的訊息卻曾讓我認為外省人與中國大陸必定有很深的淵源。然而,藉由新聞時事,我了看到中國大陸與台灣的關係與爭議,並且產生對中國大陸的排斥。因此被問到家人的祖籍時,我總是會強調即使我的爸爸是外省人,我的媽媽是本省人,也會特別解釋爸爸與爺爺奶奶一點也不像是中國人。直到漸漸成熟長大,甚至與家人訪談完後,我才了解外省人並不等於中國人,血緣的根源並不影響自己是「哪裡人」。

參、 結論

上述個案都生在同一個家庭,想法有共通點也有相異點。生活經驗和環境的變化,教育程度,甚至是自身個性都造成了想法上的差異。但他們皆安於現況,認同台灣為自己的家,並且認為國家的名稱和分類是有彈性的,也不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肆、 參考書目

《想像的共同體》

《風和日暖》

Categories
Recent Posts
Archive
Follow Us
  • Facebook社交圖標
  • Instagra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