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C E-Paper vol.189-好書推薦【好書推薦:感情百物/張亦絢】 顏詩庭「在挑選『百物』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奇怪且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某些不起眼與價值不明的東西,會因為時間的因素,逐漸獨特。」 你也是念舊的人嗎?總是有一些物品,收在餅乾盒中,藏在床底下,忘在去年的大衣口袋裡,或者被小心翼翼夾在記事本,即使它不再發揮最初的實用功能,卻仍保留下來;這些物品承載著特定記憶,連結著一段時光、特別的人物,因此難以被隨意割捨。小說家張亦絢近期出版的新書《感情百物》即是在細數這些生命中重要的物品:這本書就像是一本寶物圖鑑,作者在書中展示出一百件與自身情感相連的物件,向讀者一一介紹每件物品的來歷,也書寫與這些物品緊密相連的情感經驗。 《感情百物》這本書有如收納箱,當讀者打開目錄頁,排列整齊的篇名在視覺上就像是箱子裡被整理妥當的物品;所有篇名皆為五字一句,例如〈天真的郵票〉、〈最早一支筆〉、〈我無帶之錶〉,不僅在聲響效果上活潑有力,濃縮在五個字裡的涵義更是讓這些篇名讀來幽默且饒富反覆思索的空間。閱讀《情感百物》的過程也像是參觀一場私人收藏展,〈假領說說話〉、〈棺材樣品屋〉這樣的篇名,對尚未閱讀此書的讀者來說不過是仔細設計過的物品標籤,必須在真正閱讀屬於物件的短文之後,讀者才彷彿能夠與張亦絢共享寶盒中的私密回憶,進而理解這些情感物件的意義。 《感情百物》的敘事核心是「物」,張亦絢經由揀選與剔除的過程,精選出一百件重要物品,然後仔細地說這些物品的故事。然而這些從物品出發的短文並不單單僅是描述物件從何而來,與物品牽連的時光、相關聯的特別人物,甚至這些物品帶來的記憶如何影響往後的人生,都是這本書極力描寫的重要內容。對於物件,張亦絢將她不受限制的聯想都寫了下來,例如在第46篇的〈小小指甲剪〉中,她描述自己在旅途中對於這項小東西的依賴,以及是如何小心翼翼把指甲剪收好,擔心在移動的過程中弄丟;除了實用上的需求,張亦絢也進一步探問,是什麼原因讓指甲剪對自己來說如此重要?她聯想起小時候養過的白文鳥在年老時有長長的指甲,或許就是這兩段都跟指甲有關、但原來互不相干的記憶,使意識中的指甲與死亡之間產生連結。《感情百物》中的每篇短文都有獨特的記述與推演過程,在作者的童年與不同階段的成長時光中往返,反覆梳理這些物品與記憶的連結。 除了紀念與回溯,《感情百物》還有什麼樣更深一層的意義?張亦絢經由這100篇短文,或許正是在對這些「有感之物」的意義進行歷史考掘:在張亦絢的個人歷史中,物品的意義如何生成、又是如何轉變的?換句話說,這些物品與記憶如何建構現在的張亦絢?閱讀《感情百物》,我們能夠一窺小說家如何理解並且組織自己成長歷程中細瑣的事件;而讀者或許也會受到啟發——迫不及待翻出那些積滿灰塵的寶物箱,或者對每天習以為常的生活物品產生新的感受。《感情百物》書寫日常,卻足以撼動日常:當物不僅是物,重新思考物品牽連的記憶與意義,紊亂困惑的成人就多一次自我理解的可能。
【好書推薦:感情百物/張亦絢】 顏詩庭「在挑選『百物』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奇怪且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某些不起眼與價值不明的東西,會因為時間的因素,逐漸獨特。」 你也是念舊的人嗎?總是有一些物品,收在餅乾盒中,藏在床底下,忘在去年的大衣口袋裡,或者被小心翼翼夾在記事本,即使它不再發揮最初的實用功能,卻仍保留下來;這些物品承載著特定記憶,連結著一段時光、特別的人物,因此難以被隨意割捨。小說家張亦絢近期出版的新書《感情百物》即是在細數這些生命中重要的物品:這本書就像是一本寶物圖鑑,作者在書中展示出一百件與自身情感相連的物件,向讀者一一介紹每件物品的來歷,也書寫與這些物品緊密相連的情感經驗。 《感情百物》這本書有如收納箱,當讀者打開目錄頁,排列整齊的篇名在視覺上就像是箱子裡被整理妥當的物品;所有篇名皆為五字一句,例如〈天真的郵票〉、〈最早一支筆〉、〈我無帶之錶〉,不僅在聲響效果上活潑有力,濃縮在五個字裡的涵義更是讓這些篇名讀來幽默且饒富反覆思索的空間。閱讀《情感百物》的過程也像是參觀一場私人收藏展,〈假領說說話〉、〈棺材樣品屋〉這樣的篇名,對尚未閱讀此書的讀者來說不過是仔細設計過的物品標籤,必須在真正閱讀屬於物件的短文之後,讀者才彷彿能夠與張亦絢共享寶盒中的私密回憶,進而理解這些情感物件的意義。 《感情百物》的敘事核心是「物」,張亦絢經由揀選與剔除的過程,精選出一百件重要物品,然後仔細地說這些物品的故事。然而這些從物品出發的短文並不單單僅是描述物件從何而來,與物品牽連的時光、相關聯的特別人物,甚至這些物品帶來的記憶如何影響往後的人生,都是這本書極力描寫的重要內容。對於物件,張亦絢將她不受限制的聯想都寫了下來,例如在第46篇的〈小小指甲剪〉中,她描述自己在旅途中對於這項小東西的依賴,以及是如何小心翼翼把指甲剪收好,擔心在移動的過程中弄丟;除了實用上的需求,張亦絢也進一步探問,是什麼原因讓指甲剪對自己來說如此重要?她聯想起小時候養過的白文鳥在年老時有長長的指甲,或許就是這兩段都跟指甲有關、但原來互不相干的記憶,使意識中的指甲與死亡之間產生連結。《感情百物》中的每篇短文都有獨特的記述與推演過程,在作者的童年與不同階段的成長時光中往返,反覆梳理這些物品與記憶的連結。 除了紀念與回溯,《感情百物》還有什麼樣更深一層的意義?張亦絢經由這100篇短文,或許正是在對這些「有感之物」的意義進行歷史考掘:在張亦絢的個人歷史中,物品的意義如何生成、又是如何轉變的?換句話說,這些物品與記憶如何建構現在的張亦絢?閱讀《感情百物》,我們能夠一窺小說家如何理解並且組織自己成長歷程中細瑣的事件;而讀者或許也會受到啟發——迫不及待翻出那些積滿灰塵的寶物箱,或者對每天習以為常的生活物品產生新的感受。《感情百物》書寫日常,卻足以撼動日常:當物不僅是物,重新思考物品牽連的記憶與意義,紊亂困惑的成人就多一次自我理解的可能。
Kommentare